肝癌外界不能說得我用一切方法讓你找到我--肝癌快來找賴tw88123543有緣人高效20多年救人無數

第三章   人為的環境致癌殺手


射暴露與腫瘤或癌症


原作者:張武修   教授


陽明醫學院公共衛生研究所


 


「輻射暴露是否會導致腫瘤的發生?」「輻射暴露會不會致癌?」,這個一而二或二而一的問題,相信是大部分在曾住過輻射屋或待過輻射環境,懷疑遭受輻射暴露民眾心中的隱憂,也由此所擔憂之事項而產生種種進一步的聯想及相關之尋求醫療保健行為。


在1920年代,德國穆勒博士在小果蠅身上及證實過度的輻射暴露會引發生物細胞產生基因突變。穆勒在當時用很大強度的X光照射不同特徵的果蠅,這些被照射的果蠅交配後,會生出形狀與原先被照射的雌雄果蠅不同的小果蠅,因此穆勒推斷出X光或類似之輻射能引起生物細胞基因突變。


以後許多科學家紛紛在實驗室內觀察到哺乳類動物如老鼠等,經過高輻射照射之後,亦可透過生物細胞基因突變而引發較原本為多的腫瘤獲癌症罹患的機會,甚至在培養皿中的細胞株,經輻射照射亦能引起「人為」的腫瘤或癌症病變細胞。因此,已經可以在醫學科學上確定『輻射會增加腫瘤獲癌症發生的機會』,並且其產生機會受到輻射暴露劑量影響很大,暴露劑量愈多,產生的風險愈高,甚至劑量增加一些,機會或風險就增加一些。在保健物理學上稱此為機率性效應,並且認為並沒有所謂的最低安全劑量閾值(nonth  reshold)。


對於在住過輻射屋而曾有輻射暴露的民眾,該如何面對這些可能稍為增加(如果輻射暴露劑量不多)或增加較多(如果輻射暴露劑量較多)發生腫瘤或癌症的「機率」(或機會、風險)呢?


輻射暴露既然會引起各種腫瘤或癌症發生機會的增加,但引起腫瘤或癌症發生的不僅只有輻射暴露,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尚有許多因子亦能引起腫瘤或癌症,另外還有個人體質(潛在之基因特質)亦是很主要的因素。在台灣大約有百分之三十的人終其一生可能得到癌症或腫瘤,因此即使沒有輻射暴露,其本身罹患腫瘤獲癌症的機會或風險仍然有之。如此則欲確定「某癌症是否由輻射暴露引起?」有其困難之處。


但是,回到問題本身「在輻射屋住過之居民得到癌症,是不是因為輻射暴露引起呢?」


這個問題非常不容易立即、簡單、扼要地回答,因為目前居住輻射屋之民眾絕大多數接受的輻射劑量,雖然不低,卻並不是非常地高。一般認定輻射暴露劑量之高低,若以西弗(Sivert ; Sv)為單位(一西弗=100侖目)保守地認定,大致年暴露劑量在0.1西弗(100毫西弗;10侖目)以上及可說是高暴露劑量。依此標準,有少許國內輻射屋之輻射暴露應可列為高劑量。


輻射屋之居民確實較一般未住過輻射屋者有較多的額外輻射暴露,自然引發腫瘤或癌症之危險性會相對較高,但欲判定某些所罹患腫瘤或癌症是否因住過輻射屋所引起,必須以下列的參考原則加以考慮:


㈠、輻射暴露劑量高不高?劑量愈高者,其與腫瘤或癌症的相關性自然較大些。


㈡、輻射暴露時之年齡與該腫瘤或癌症是否符合醫學科學知識之實證?輻射暴露時之年齡與腫瘤或癌症罹患之間的對應關係應符合醫學科學知識之實證,年紀愈輕,相同劑量之輻射暴露發生腫瘤或癌症的危險會較高齡者高出很多。


㈢、暴露到腫瘤或癌症發生時間順序是否吻合?根據日本廣島長崎及烏克蘭車諾堡原爆或核電意外事故之追蹤結果經驗,可顯示出輻射暴露發生腫瘤或癌症者,常需要較長的潛伏期(腫瘤或癌症還無法檢查出來的前置時間),輻射暴露後到產生各種癌症的潛伏期差異很大,如血液系統癌症(如白血病)大約經三~五年之後即較易進入危險期;甲狀腺癌症一般約七~十年之後(有些蘇聯報導短到三年左右即已完成潛伏期出現);肺癌及乳癌往往十~二十年以上;大腸癌約十五年以上;胃癌約十五~三十年;其他如多發性骨髓瘤則須約二十三~三十年或更久的潛伏期之後較易進入危險期。這些特定之癌症與暴露的時間與劑量在鑑定上非常重要;只不過國外短時間高劑量輻射暴露之實例與國內長期低劑量輻射暴露情況有明顯不同,僅能稍作參考,難以完全援引。


㈣、有沒有其他明顯已知誘發腫瘤或癌症的因素?如前所述,有許多其他因素可能引起腫瘤或癌症,若能將這些因素排除,則腫瘤或癌症與輻射暴露的相關性會愈大。


㈤、腫瘤或癌症輻射暴露之間的生物醫學相關性;目前醫學上有不少較精密的方法能協助更進一步了解某些特定輻射暴露之致癌機轉(例如某些特定基因受到影響而發生異變);這些屬較先進的研究,需視實際需要才執行。


所以,輻射暴露劑量不高者、輻射暴露時年既不輕者、輻射暴露之潛伏時間不長者、沒有其他明顯誘發腫瘤或癌症的因素者,其因輻射暴露發生腫瘤或癌症的風險也不會太高;反之,其發生腫瘤或癌症的風險是會高些。


總之,輻射暴露的確會引起腫瘤獲癌症發生機會或風險的增加,但並非所有的腫瘤或癌症均為輻射暴露所引起。可行的保健之道還是在於定期接受詳細的健康追蹤檢查,也須遠離其他可能致癌之環境因素,保持身心之樂觀均衡。如此一來,雖然整體會因輻射暴露而引發腫瘤獲癌症發生機會、風險的增加,諒不至於增加太多。


既然無法完全將發生腫瘤獲癌症的機會或風險降至零,善後的補救之道就只能定期的健康追蹤檢查,希望能做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使過度之輻射暴露者,能有最佳的健康保障。


 


——本文出自台北市衛生局「輻射暴露醫療照護手冊」